信钰配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孙海华
“中国正用实际行动切实拉近与拉美文化和拉美人民之间的距离。”在千年古都西安,一场中拉青年交流盛会正架起一座新的文化之桥。智利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西蒙·博里奇·丰特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信钰配资,“中拉青年都非常有兴趣去建立联系、相互了解,并在文化上寻求共鸣。我很开心自己有机会来到西安这座如此历史厚重的城市,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7月18日至19日,2025“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在陕西西安举行。20余名来自伊比利亚美洲青年组织及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代表,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及泾河新城茯茶镇等地参观调研。
来自巴西的卢安·德·古斯马奥·梅德洛斯·斯克里亚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字——“栾新春”。这次能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我曾经选择学习博物馆学的原因。”在博物馆内,他不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惊叹于兵马俑的规模。“中国的历史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能够将这些遗迹保存下来,并建造成如此宏伟的博物馆,这一切远超我的期待。”卢安感叹。作为巴西“金砖+”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执行总监,他期待中巴两国能够有更多交流合作,“尽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巴已展开了多项积极合作,但未来还有更广阔的道路等待我们携手同行。很多优秀的合作项目刚刚出炉,很多美好的事物正在两国间传递信钰配资,一切才刚刚开始。”
“中国的文化遗产都非常迷人。你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保留下了这些文化和历史财富,如今的青年继续去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这真的非常美妙。”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一幅全面翔实的历史画卷为拉美青年代表们生动展现了千年以前西安古都的文化脉络。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文物与数字技术下的复原与重现,哥伦比亚青年生物多样性网络联合负责人埃斯特万·马林·尼古拉斯·昆特罗感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新旧传承。在他看来,青年是推动历史以及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哥伦比亚的青年乐于分享我们的观点,我们应该汇聚青年力量,推动两国青年在当下、在未来,继续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此次活动中,拉美青年还亲身体验了皮影、香道、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双手感受非遗温度。“这些体验都非常有趣!”在泾河新城茯茶镇,来自圭亚那的阿什利·阿丽西娅·亨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了皮影戏。尽管她就职于中海石油圭亚那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但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两天的活动中,她时常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并分享给国内的家人朋友。“中国很好地保护了众多古建筑及文物,并把他们建设成景点,我们可以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中国历史”。阿什利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圭友谊源远流长,双方交流十分密切。两年前,她所在的公司曾资助一些当地高中生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实际上,‘搭建圭中友谊之桥’已经成为了我们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
从现场回到会场,中拉青年代表以此次文化交流为契机,在总结交流会上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拉青年力量。“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拉美各国及中国青年去思考各个国家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问题,由此去倾听、学习、交流,产生思想碰撞,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阿根廷庇隆主义青年团文化和思想事务协调员、查科省庇隆主义青年团书记朱丽叶塔·马力索尔·坎波在交流会上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青年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去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并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信钰配资
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